第一卷宋吏难做 第 129章 创业大计-《水浒反派:我给帝姬当笔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经过十来天的等待和晾晒,张家院子里的蜂窝煤终于干透了,张文远迫不及待取了一个放在灶膛里烧起来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蜂窝煤很快就引燃了,看着红彤彤的火苗,却没有大灶里面的硫黄味,张文远喜不自胜,双拳紧握作大力士状,朝着天空大声吼叫道,“欧耶,我成功了,哈哈。”

    煤炭没有被毁,张母也很高兴,见他把引燃的蜂窝煤放进一个怪模怪样的炉子里,就问道,“以后就用这种炉子做饭了吗?”

    张文远兴奋地说,“啊,对啊,你们看这个炉子是不是很简单也很干净?”

    张母道,“看起来还算中用,就是火有点儿小!”

    张文远早就想到这一点了,蜂窝煤炉子有很多优点,但也有缺点,比如火力小,做出来的炒菜不好吃。不过他早就想到这一点了,小时候在饭店门口经常看到三个灶芯和五个灶芯的炉子,又没多少技术含量,随时可以做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只是一个灶芯的,火力确实不是大,只能用来炖汤,我还要做一些三个灶芯和五个灶芯的炉子出来,到时候就可以爆炒了。”

    听了他的宏图霸业,张母非常高兴,“三儿啊,你真是越来越能干了,居然做出了这么好的东西,以后做饭就不用人专门烧火了,那就方便多了。”

    张文远哈哈一笑,又教了她们具体的用法,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在大量使用煤炭了,特别是开封府一带,那里并没有高大山林,但却供养着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,每日能源消耗量十分巨大,若不是靠着煤炭撑着,怎么可能维持得下去?不过受限于技术条件,这个时代对煤炭的利用十分原始,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,可惜这些人不懂化学,不知道原因所在,统统归结于运气、命中有此一劫之类的原因了事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张文远就到书房拿来一支笔,沾上朱墨,在木质的煤炉子外面写上“温馨提示:使用此炉请勿封闭房间,以防中炭毒”一行醒目的大字。

    “娘,大莲,婆惜,这行字你们要记住了,使用蜂窝煤炉子的时候千万不能把门窗封闭严实了,必须留一条缝,否则会中炭毒的。”

    听说会中毒,三个女人顿时吓得面无人色,张母道,“那还是别用了吧,直接烧煤还安全一些。”

    阎婆惜也皱着眉头道,“本来还想弄一个到房间里烤火、烧茶用,既然有毒,那我也不要了。”

    张文远哈哈一笑,“你们别那么傻啊,炭毒又不是炉子产生的,问题出在煤上面,和炉子有什么关系?这么说吧,只要是家里在烧煤炭,都不能把门窗关上,否则都有可能中炭毒。”

    张母不解地道,“俺们以前也烧煤,咋没有中过毒?”

    张文远看了看自家的房子,虽然是黄泥筑墙茅盖屋,但刚刷了一层泥,又贴了新的窗户纸,密封性还是相当不错的,至少他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感觉到漏风。

    “以前只是在灶房里烧啊,而且只是白天烧,晚上就熄了,当然没问题。”说到这里张文远就指着阎婆惜,提醒道,“你刚才不是说要弄一个到房间里去烧茶和烤火,你看你那房间封得严严实实的,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,要是再放个炉子在里面,绝对会中炭毒的!”

    阎婆惜吐了吐舌头,“啊……那要怎么办啊?”

    张文远道,“很简单,开点儿窗,保持通风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阎婆惜哦了一声,“哦,这么简单啊,那我就不担心了,一会儿就弄一个过去,方便给你烧茶喝。”

    这小娘皮比较讲究生活品质,张文远自然不会拒绝,“行啊,你弄一个去,大莲也弄一个,老娘弄一个,一人房间里一个,多方便!”

    张母连忙拒绝,“俺不要,俺晚上不喝水,烧这么多炉子不费钱的吗?”

    张文远不以为然地道,“要不了多少钱,一天四个蜂窝煤就够了,相当于三斤炭。早上起来换一个新的,做完早饭之后就把火门关了,这个炭就能管到中午。做午饭的时候再换一个,就能管到晚上,做完午饭就关了,又能管到晚上。做晚饭之前再换一个,做完之后就关了,睡觉之前再换个新的就能管到第二天早上。”

    听说一天只要三斤煤就能连续不断地烧着,张母才没有过于肉疼,小时候烧过煤炭灶的人都知道,每天早上起来生炉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,特别是遇到急事的时候,炉子偏又生不起来,不知道多少人挨过这样的骂。

    张母听他说了一堆,总算接受了这个新鲜事物,听说他还使用了脱硫技术,张母嗅了嗅鼻子,惊喜地道,“难怪烧起来没什么味道的,原来是你在里面加了东西啊!”

    张文远小声道,“这可是俺的独家配方,你们千万不要说出去啊!”

    张母一听,对蜂窝煤更加宝贝了,“小声点儿,别让外人听去了!”

    张文远有些无语,心说多大点儿事,至于这样紧张吗?确定了蜂窝煤的价值,他就把张文宁和张文静找来,指着炉子,显摆道,“怎么样,成功了吧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