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3章 激烈争夺-《回到战国当赵括》
第(2/3)页
换句话说,如果不让这些拥有势力的人,还有出身当地大家族的人继续当官的话,那么他们对赵国一定是很不满意的,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和赵国进行对抗。
事实上,在过去的两年里,燕国和魏国所控制的土地上,大部分的叛乱都是这种类型,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判断是真正那些心怀旧国的爱国人士所发动的。
说白了,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利益,这些人没有从赵国获得相当的利益,那么他们自然就站在了反对赵国的立场上去了。
即便也不是说每一个当不上官的人都会造反,但是就算是阳奉阴违,也足够让赵国在当地的统治秩序难以推行下去了。
这个事情其实还有一个解决方法,那就是杀人。
不是没有人向赵括和赵王提出个建议,说只要赵国的大军每攻占一座城池,就把当地的所有大家族通通都杀的干干净净,或者直接把这些家族全族都发配去当奴隶。
他们认为这样一来的话,困扰着赵国的这种当地大家族也就消失了,赵国的统治秩序,自然就能够顺畅无阻的进行下去。
在一开始听到了这种建议的时候,赵王其实是有些动心的,他也特地询问过赵括,但是却被赵括坚决反对了。
赵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,这些当地的大家族在当地势力是非常盘根错节的,而且往往拥有着当地民众的大量支持。
如果说就这么简单粗暴的用杀戮和发配来对付这些大家族的话,那么其他的当地百姓心中同样是会对赵国充满了仇恨,反而是更加不好的事情。
所以说赵括最终的办法就是提拔一部分当地的官吏,继续在赵国的官府内当官,但是基本上就只让这些当地的官吏当副手,真正的主官还是由赵国人来出任。
这样一来的话,如果出了大事情,赵国的官吏可以直接就撤换掉,而当地的这些官吏则会和家族一起被连根拔起。
由于是触犯了律法之后才行动,所以赵括这边是完全按照律法办事的,当地的老百姓心中或许也会有不满,但他们的不满也不会太多,因为按照法律办事是没有任何人能挑得出毛病的。
这样一来的话,经过一段时间,比如说几十年之后,这些家族和老百姓基本上都已经和赵国融为一体,那个时候再慢慢的把他们的后代给提升上来担当重任,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