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-《都市赏金猎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唐朝帝国的百姓思想较为开放,加上江仲逊是一位开明的秀才,因此对女儿寄予重望,是不足为怪的。

    江采苹确实不负父亲厚望,九岁就能背诵大本的诗文;及笄之年,已能写得一手清丽俊逸的好文章,曾有《萧兰》、《梨园》、《梅亭》、《丛桂》、《凤笛》、《破盃》、《剪刀》、《绮窗》等八篇赋文,在当地广为人们传诵和称道。

    除诗文外,江采苹对棋、琴、书、画无所不通,尤其擅长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白玉笛,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,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。

    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:“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,能够娶得江采苹为妻,真是三生有幸啊!”

    最终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,落到谁家园中?

    这有福气的儿郎不是别人,正是那风流豪迈一世的玄宗李隆基。

    身处遥远南国的江采苹,为什么会进入王宫为妃呢?这得从高力士替玄宗选美说起。

    那时,正值开元盛世,才识盖世的玄宗李隆基,治国有方,国家兴盛,四海升平,内有贤相,外有名将,一派昌荣之景。

    志得意满的玄宗,渐渐开始追求享乐,优游宫苑,享受声色犬马之乐。

    于是,他扩建宫室,创设梨园,广征美女,巡幸狩猎,无不穷奢极欲,极尽铺张豪华之能事。岁月在安乐中飞快的流逝,名相姚崇、宋璟,得力大臣张说、王琚等,相继谢世,接着韩休、张九龄等素为玄宗所敬畏的大臣,也先后告老还乡。

    一时朝中得力之臣锐减,玄宗似乎失去了可以自如挥洒的臂膀,不由得产生萧瑟垂暮之感。曾豪壮一时的他,也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奈。

    紧接着,深受玄宗宠爱的萧淑妃,因产后血虚,突然离开人世。

    这一打击对玄宗而言,绝不亚于失去众贤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