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越往里走,灌木丛越深,藤蔓越多。
机器人不停地摔跤,又站起来接着追。
杨思远却越跑越快,直到跑出树林,一路狂奔而去。
杨守拙那边的警报又响了。
杨守拙叹气,给李文军打了个电话:“机器人又被她甩了。你的东西到底行不行啊。不是吹得天花乱坠吗?这都几次了。”
李文军从没这么吃瘪过:“我再改改。”
他一搜定位,发现那个机器人这会儿站在树林外一动不动。
大概是把人弄丢了,它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好了。
这树林子里没有监控,李文军只能把机器人召回,查机器人上的实时录像。
如果说第一次找到了机器人的短处还能说是瞎蒙的,那这一次就是精准反侦察了。
真是厉害。
不过服务型机器人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,不能像全地形机器人一样配备各种锋利的工具,遇神杀神遇佛杀佛。
不过这都不是问题。一个能攀爬陡峭岩壁,上蹿下跳的机器人,找出解决办法只是时间问题。
再说以后复杂的地形多的去了,比如流沙,淤泥,地陷,洞穴。
每次都要他来给机器人增加设备才能解决,那怎么体现人工智能?!
他又把董庆军叫来,说:“你给这个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都加上气味追踪功能。”
董庆军:“气味追踪?这个能实现吗?毕竟这是个机器,又不像人,长了个鼻子。”
李文军:“可以的,跟气味探测器原理相似,都是用传感器,把气味分子转化为电信号。再发大加强。只是气味追踪要求的传感器灵敏度更高,所以要研发能够检测低浓度气味分子的传感器。还要又学习气味的能力。其实就是模仿动物鼻子的能力。你要做到,机器人能像狗一样准确找到藏匿的特定物品,就算成功了。”
董庆军很兴奋:“听上去很好玩。”
李文军:“嗯,这个做好了,可以用来排查危险物质和因素,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,感染源污染源追踪和监测,甚至是食品检测领域。”
李文军说的那几点,“文军实业”都有现成的元件设备,所以只要给机器人加上就可以了。
第(1/3)页